卷八百九十二 兽部四
○虎下
《英雄记》曰:曹公擒吕布,布顾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耶?"操曰:"缚饿虎,不得不急。"乃命缓缚布。
《吴志》曰:吕蒙欲从军,母止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又曰:孙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攀持马鞍。张昭变色而谏。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
又曰:孙权亲乘马射虎庱亭,(庱音摅陵。)马为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即废。
《魏名臣奏》曰:世祖时有献虎者,问虎何食,对曰:"食肉。"诏曰:"下民厌糠,何忍以肉食虎?"乃命虎贲射之。斯实得计于时,而名垂于后。
《晋令》曰:诸有虎,皆作槛阱篱栅,皆施饵。捕得大虎,赏绢三匹,虎子半之。
《魏略》曰:文帝欲受禅,郡国奏白虎二十七见。
《博物志》曰:江陵有人化为虎。俗云猛虎化为人,好着紫葛衣;足无踵有五指者,人化为虎。
又曰:虎能冲破,又能画地卜。今人有画物上下者,推其奇偶,谓之虎卜。
《孝子传》曰:杨香,其父为虎噬,忿愤搏之,父免害。
又曰:郭文举为虎探鲠骨,虎常衔鹿以报之。
《括地图》曰:越俚之民,老者化为虎。
王孚《安成记》曰:平郡区宝者,后汉人。居父丧,邻人格虎,虎走趋其孤吕晷,即以蓑衣复藏之。邻人寻迹问宝,宝曰:"虎岂有可舍而藏之乎?"此虎后送禽什馛助宝祭。孝慈掷昃,通于神明。由是知名。
裴渊《广州记》曰:兴宁县义熙四年,忽有数十大鸟,大如鹙,少焉化为虎。
周景式《庐山记》曰:有妪事康王庙,林中有一虎,祠祭辄以馀肉及骨与之。有人恶畏之,姬使避之,人去复来。
《陈留耆旧传》曰:王业字子春,为荆州刺史,有德政,卒於支江。有三白虎,低头曳尾,宿卫其侧。及丧去逾州境,忽然不见。民共立碑文,号曰支江白虎。
《竹林七贤论》曰:王戎幼而清秀。魏明帝时,於宣武场上为栏斗虎,使力士逆与之博,纵人观之。戎年七岁,亦往观焉。虎乘佳啊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僻易颠仆,戎安然不动。帝於阁上见之,使问姓名而异焉。
《殷氏世传》曰:亮字子华,少学《公羊》,十四传祖父业,多所综览。举孝廉,到阳城,遇虎争一羊,亮乃案剑瞋目斩羊腹,虎乃各以其半羊去。
《述异记》曰:汉中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岁,则牙蜕而角生。汉宣城郡守封邵一日忽化虎,食郡民,民呼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故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异苑》曰:太玄末,徐桓出门仿佯,见一女子,因言曲相调。便要桓入草中。桓说其色,乃随去。女子忽然变成虎,负桓着背上,迳向深山。其家左右寻觅,惟枷?迹。旬日,虎夜送徐桓下着门外。
又曰:樊阳郑袭,太玄中,为广陵太守。阁下驺从忽如狂,奄失其所。经日,祼身吟呼,肤血流漓。问其意故,云社公命令其作虎,以班皮衣之。辞以执鞭之士,不堪虓跃,神怒还,便剥皮,皮以着肉。疮毁惨痛,旬日乃差。
又曰:鄱阳桓贷,以太玄十九年杀犬祭乡里绥山,煮肉不熟。神怒,即下教於巫曰:"桓贷以生肉贻我,当谪令自食也。"其年便作虎。作虎之始,见人以班衣衣之,即能跳透噬逐。
又曰:彭城刘黄雄,以太玄中为京佐,被使还都。路经竹里,停於逻宿。此逻多虎,刘极自防卫,系马於户前,手刀布於地上。宵中,士庶同睡,虎乘间跳人,独取刘而去。
又曰:邵都梁冯恭,永初中,醉卧於山路。夜有虎来,以头枕蒲俺。恭中宵展转之,以手搏之,复大寝。向晓始醒,犹枷?蹲在脚后。若有宿命,非智力所加也。
又曰:扶南王范寻常畜生虎及鳄鱼。若有讼未知曲直,便投与鱼虎。虎不噬,则为有理。秽貊之人,祭虎为神,将有以也。
《幽明录》曰:桓大司马镇赭圻时,有何参军晨出行於田野中,溺死人髑髅上。还昼寝,梦一妇人语云:"君是佳人,何以枷?污?暮当令知之。"是时有暴虎,人无敢行夜出者。何常穴壁作溺穴,其夜趋穴欲溺,虎忽啮断--,即死。
又曰:晋孝武帝母李太后,本贱人。简文无子,曾遍令善相者相宫人。李太后给皂役,不豫焉。相者指之曰:"杆当生贵子,而有虎厄。"帝因幸之,生孝武及会稽王道子。既登尊位,服相者之验,而怪有虎害,且生所未见,乃令人画作虎像,因以手抚欲打虎戏,便患手肿痛,遂以疾崩。
《神仙传》曰:介像入山,冀遇神仙。卧石上,有一虎往舐像额。寤而枷?,谓虎曰:"天使汝来侍卫我者,汝且停;若山神使汝来试我者,汝自去。"虎乃去。
《搜神记》曰:苏易者,庐陵妇人,善看产。夜忽为虎所取,行量蕊至大旷,见有牝虎当产,不得解,匍匐欲死,辄仰视。易悟之,乃为探出之,有三子。生毕,虎负易送还,并送野肉於门内。
又曰:汉江之域,貙人能化为虎。长沙居民作槛捕虎,槛发,明日众人共往格之,见一亭长,赤帻大冠,在槛中坐。民问:"君何以入此中?"亭长大怒曰:"昨被县召,夜避雨误入此中。急出我!"民曰:"君见召当有文书。"即出怀中召文书,於是出之。寻视之,化为虎,即上山走。
《续搜神记》曰:丹阳县人沉宗居在县下,以卜为业。义熙中,左将军檀侯镇姑熟,好猎,以格虎为事。忽有一人,着皮袴,乘乌马,乘者一人亦着皮袴,以纸裹十馀钱来诣宗卜。云:"西去觅食好?东去觅食好?"众为作卦,卦成,告之东向吉,西向不利。因就宗乞饮,内口着瓯中,状如牛饮。既出门,东行百步,从者及马皆化虎。自此以后,暴虎非常。
又曰:吴猛有道术。同县组螺政迎猛,夜於家中庭烧香,忽有虎来,抱政儿超篱去。猛语云:"无所苦。"须臾果还,云虎将去数十步,忽然复送归。政遂精进为道士。
又曰:寻阳县北山中蛮人有术,能使人化为虎,毛色牙爪悉如真尔。乡人前将军周有奴,使入山伐薪。奴有妇及妹,亦俱行。既至,奴语二人云:"且高树上视我所为。"如其言。既而入草,须臾见一黄班虎从草中出,奋迅吼唤,甚为可畏。少时复为人。奴语二人曰:"归家慎勿道。"后向等辈说之。周得知,饮之以淳酒,令熟醉。使人解其衣服及身体,惟於髻发中得一纸,画作大虎,边有符。周密取录之,奴既醒,唤问之。事已露,遂具说有术。其以三尺布巾、一赤雄鸡、一斗酒受此法。
《俗说》曰:桓石虎是桓征西儿。未被举时,西出猎,石虎亦从。猎围中,射虎,虎被数箭,伏在地。诸将请石虎曰:"恶郎能拔虎箭不?"石虎小名恶子,答曰:"可拔耳。"恶子於是迳至虎边,便拔得箭。虎跳越,恶子亦跳,跳乃高虎跳,虎还伏。恶子持箭便还。
又曰:齐沉僧照别名法朗,攸掷戤孙也。记人吉凶,颇有应验。常校猎,中道而还。左右问何故,答曰:"国家有边事,须还处分。"问何以知之,曰:"向闻南山虎啸知耳。"俄而使至。
《金楼子》曰:孔子游,舍於山。使子路取水,逢虎於水,与共战,揽尾得之,内于怀,还问子曰:"上士杀虎如何?"钟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中士杀虎如何?"钟曰:"中士捉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何?"钟曰:"捉虎尾。"钟路出尾弃之,怀石盘,曰:"夫子知虎在水而使我取水,是欲杀我也。"乃欲杀夫子,问曰:"上士杀人云何?"曰:"用笔端。""中士杀人云何?"曰:"用言语。""下士杀人云何?"曰:"用石盘。"钟路乃弃石盘而行。
《国史补》曰:裴旻为龙华军使,守北平。北平多虎,旻善射,常一毙日虎三十有一,既而息於山下,四顾自若。有父老至曰:"杆皆彪,似虎而非。将军若遇真虎,无能为也。"旻曰:"真虎安在?"父老曰:"自此而北三十里,往往有之。"跃马而往,果有一虎腾出,状小而势猛,据地一吼,山石震烈。旻擗易,弓矢皆坠,殆不得免。自此惭惧,不复射虎。
吴氏《虎赋》曰:盖其状也,诞节缓腕,续背连骸,细腰鼓胸,方口大鼻。似黼组杂间,若锦锈相连。
○豹
《说文》曰:豹,似虎。
《周易·革卦》曰: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像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广志》曰:豹有赤豹,南山有玄豹,南多赤豹。狐死首丘,豹死首山,是性之异也。(《诗义疏》曰:毛赤而文黑,谓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谓之白豹也。)
《帝王世纪》曰:纣为玉箸,箕子曰:"玉箸必食熊蹯豹胎。"散宜生献纣黑豹。
孙氏《瑞应图》曰:文王拘於羑里。散宜生於怀途山得玄豹,以献纣,免西怖戤难。
《庄子》曰: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处於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然不免於网罗之患,是何罪之有?其皮为之灾也。
《管子》曰:武王为侈靡,令人貂襜豹裘方得入庙,故豹皮百金。臣家粜千锺,未得一豹皮。
《韩子》曰:虎豹不用爪牙,与鼷鼠同威。
《文子》曰:虎豹之文来射,猿狖之捷来格。
《淮南子》曰:蝟使虎申,蛇令豹止,物有所制也。
又曰:高山险阻,深林榛薄,(丛木曰榛,深草曰薄。)虎豹之乐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源,积水竽渊,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
《范子计然》曰:豹皮出南郡。
《杂道书》曰:南海博罗县有罗山,高入云雾,诸仙人所游之山也。上有豹兽,似猴。猴,南海人名之为累下。
《洞冥记》曰:青豹出浪坂之山,状如虎,色如翠。杀之,为脯食之,不饥。
冯邪《说邓禹书》曰:夫虎豹爱大林,蛟龙爱大水。
《列女传》曰:陶荅子妻曰:"妾闻南山有文豹,雾雨七日,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衣毛而成其文章也。"
《后秦记》曰:狄伯奇少曾游猎得豹,见其文彩炳焕,遂自感叹,始学书艺。
《林邑国记》曰:西南界有唼腊虫,食死人肉。豹皮复尸,畏而不来。
谢朓诗曰:虽无玄豹姿,且隐南山雾。
《晋中朝大驾卤簿》曰:豹尾车驾一,兰台符节令史载自豹尾后。
徐广《车服注》曰:乘舆之后有属车,最后一车悬豹尾。
○驳
《尔雅》曰:驳如马,倨牙,食虎豹。(《说文》亦同。)
《说苑》曰:晋平公出畋,见乳虎,乳虎伏而不动。顾谓师旷曰:"吾闻之,霸王掷犄出,则猛兽伏而不敢起。今者寡人出见乳虎,伏而不动,此其猛兽乎?"师旷曰:"鹊食猬,猬食鵕(音俊)鸃(音宜)鵕鸃食豹,豹食驳,驳食虎。夫驳之状,有似驳马。今者君之出,必骖驳马而出畋乎?"公曰:"然。"
《山海经》曰:中曲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驳。是食豹,可以御兵。
晋郭璞《驳赞》曰:驳惟马类,实畜之英。腾发骧首,嘘天雷鸣。气无不陵,吞虎辟兵。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