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一〕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塗山,〔二〕而桀之放也用末喜;〔三〕殷之興也以有娀(又)〔及〕有{新女},〔四〕而紂之滅也嬖妲己;〔五〕周之興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六〕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七〕故易基乾坤,詩首關雎,〔八〕書美釐降,〔九〕春秋譏不親迎。〔一0〕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一一〕禮之用,唯昏姻為兢兢〔一二〕。夫樂調而四時和,陰陽之變,萬物之統也,可不慎與!〔一三〕人能弘道,末如命何。〔一四〕甚哉妃匹之愛,君不能得之臣,父不能得之子,況卑下乎!〔一五〕既驩合矣,或不能成子姓,〔一六〕成子姓矣,而不能要其終,豈非命也哉!孔子罕言命,蓋難言之。〔一七〕非通幽明之變,惡能識乎性命!〔一八〕
〔一〕 師古曰:「繼體謂嗣位也。守文,言遵成法,不用武功也。」
〔二〕 師古曰:「禹娶塗山氏之女而生啟也。」
〔三〕 師古曰:「末喜,桀之妃,有施氏女也,美於色,薄於德,女子行,丈夫心。桀常置末喜於膝上,聽用其言,昏亂失道。於是湯伐之,遂放桀,與末喜死於南巢。」
〔四〕 師古曰:「有娀,國名,其女簡狄吞燕卵而生卨,為殷始祖。有{新女}氏女,湯妃也。娀音嵩。{新女}音詵。」
〔五〕 師古曰:「妲己,紂之妃,有蘇氏女也,美好辯辭,興於姦宄,嬖幸於紂。紂用其言,毒虐眾庶。於是武王伐紂,戰於牧野,紂師倒戈,不為之戰。武王克殷,致天之罰,斬妲己頭,縣之於小白旗,以為紂之亡者,由此女也。」
〔六〕 師古曰:「姜嫄,有邰氏之女,帝嚳之妃也,履大人跡而生后稷,為周始祖。太任,文王母;太姒,武王母也。嫄音原。」
〔七〕 師古曰:「謂黜申后而致犬戎,舉偽烽而諸侯莫救也。」
〔八〕 師古曰:「基亦始。」
〔九〕 師古曰:「釐,理也。尚書堯典稱舜之美,云『釐降二女于媯汭』,言堯欲觀舜治跡,以己二女妻之,舜能以治降下二女,以成其德。」
〔一0〕師古曰:「春秋公羊經:『隱二年,紀履須來逆女。』傳曰:『外逆女不書,此何以書?譏也。何譏爾?始不親迎也。』」
〔一一〕師古曰:「倫,理也。」
〔一二〕師古曰:「兢兢,戒慎也。」
〔一三〕師古曰:「與讀曰歟。」
〔一四〕師古曰:「末,無也。論語載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又稱子路曰:『道之將興,命也;道之將廢,命也。公伯寮如命何?』故引之。」
〔一五〕師古曰:「言雖君父之尊,不能奪其所好而移其本意。」
〔一六〕師古曰:「姓,生也。」
〔一七〕師古曰:「論語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罕者,希也。」
〔一八〕師古曰:「惡音烏,謂於何也。論語稱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已矣!』謂孔子不言性命及天道。而學者誤讀,謂孔子之言自然與天道合,非唯失於文句,實乃大乖意旨。」
漢興,因秦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適稱皇后,〔一〕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二〕至武帝制婕妤、娙娥、傛華、充依,各有爵位,〔三〕而元帝加昭儀之號,〔四〕凡十四等云。〔五〕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婕妤視上卿,比列侯。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六〕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七〕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八子視千石,比中更。〔九〕充依視千石,比左更。〔一0〕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一一〕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一二〕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一三〕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一四〕五官視三百石。〔一五〕順常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一六〕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有秩斗食云。〔一七〕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一八〕
〔一〕 師古曰:「適讀曰嫡。后亦君也。天曰皇天,地曰后土,故天子之妃,以后為稱,取象二儀。」
〔二〕 師古曰:「良,善也。八、七,祿秩之差也。長使、少使,主供使者。」
〔三〕 師古曰:「婕,言接幸於上也。妤,美稱也。娙娥,皆美貌也。傛傛猶言奕奕也,便習之意也。充依,言充後庭而依秩序也。婕音接。妤音予,字或從女,其音同耳。娙音五經反。傛音容。」
〔四〕 師古曰:「昭顯其儀,示隆重也。」
〔五〕 師古曰:「除皇后,自昭儀以下至秩百石,十四等。」
〔六〕 師古曰:「中二千石,實得二千石也。中之言滿也。月得百八十斛,是為一歲凡得二千一百六十石。言二千者,舉成數耳。」
〔七〕 師古曰:「真二千石,月得百五十斛,一歲凡得千八百石耳。大上造,第十六爵。」
〔八〕 師古曰:「二千石,月得百二十斛,一歲凡得一千四百四十石耳。少上造,第十五爵。」
〔九〕 師古曰:「中更,第十三爵也。更,公衡反,其下亦同。」
〔一0〕師古曰:「左更,第十二爵。」
〔一一〕師古曰:「右庶長,第十一爵。」
〔一二〕師古曰:「左庶長,第十爵。」
〔一三〕師古曰:「五大夫,第九爵。」
〔一四〕師古曰:「公乘,第八爵。」
〔一五〕師古曰:「五官,所掌亦象外之五官也。」
〔一六〕師古曰:「涓,絜也。無涓,言無所不絜也。共讀曰恭,言恭順而和柔也。娛靈,可以娛樂情靈也。保,安也。保林,言其可安眾如林也。良使,使令之善者也。夜者,主職夜事。令音力成反。」
〔一七〕師古曰:「家人子者,言採擇良家子以入宮,未有職號,但稱家人子也。斗食謂佐史也。謂之斗食者,言一歲不滿百石,日食一斗二升。」
〔一八〕服虔曰:「陵上司馬門之外。」
高祖呂皇后,父呂公,單父人也,〔一〕好相人。高祖微時,呂公見而異之,乃以女妻高祖,生惠帝、魯元公主。高祖為漢王,元年封呂公為臨泗侯,二年立孝惠為太子。
〔一〕 師古曰:「單音善。父音甫。」
後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太子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己,常欲廢之而立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益疏。如意且立為趙王,留長安,幾代太子者數。〔一〕賴公卿大臣爭之,及叔孫通諫,用留侯之策,得無易。
〔一〕 師古曰:「幾音鉅依反。數音所角反。」
呂后為人剛毅,佐高帝定天下,兄二人皆為列將,從征伐。長兄澤為周呂侯,次兄釋之為建成侯,逮高祖而侯者三人。高祖四年,臨泗侯呂公薨。
高祖崩,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一〕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二〕太后聞之大怒,曰:「乃欲倚女子邪?」〔三〕乃召趙王誅之。使者三反,〔四〕趙相周昌不遣。太后召趙相,相徵至長安。使人復召趙王,王來。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趙王霸上,入宮,挾與起居飲食。數月,帝晨出射,趙王不能蚤起,太后伺其獨居,使人持鴆飲之。遲帝還,趙王死。〔五〕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飲瘖藥,〔六〕使居鞠域中,〔七〕名曰「人彘」。居數月,乃召惠帝視「人彘」。帝視而問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復治天下!」〔八〕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七年而崩。
〔一〕 師古曰:「與死罪者為伍也。」
〔二〕 師古曰:「女讀曰汝。此下皆同。」
〔三〕 師古曰:「乃亦汝。」
〔四〕 師古曰:「反,還也。三還猶今言三回也。」
〔五〕 師古曰:「遲音直二反,解在高紀。」
〔六〕 師古曰:「去其眼精,以藥熏耳令聾也。瘖,不能言也,以瘖藥飲之也。飲音於禁反。瘖音於今反。」
〔七〕 師古曰:「鞠域,如蹋鞠之域,謂窟室也。鞠音巨六反。」
〔八〕 師古曰:「令太后視事,己自如太子然。」
太后發喪,哭而泣不下。〔一〕留侯子張辟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陳平曰:「太后獨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二〕陳平曰:「何解?」辟彊曰:「帝無壯子,太后畏君等。今請拜呂台、呂產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官,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脫禍矣!」〔三〕丞相如辟彊計請之,太后說,其哭乃哀。〔四〕呂氏權由此起。乃立孝惠後宮子為帝,太后臨朝稱制。復殺高祖子趙幽王友、共王恢〔五〕及燕(靈)王建〔子〕。遂立周呂侯子台為呂王,〔六〕台弟產為梁王,建城侯釋之子祿為趙王,台子通為燕王,又封諸呂凡六人皆為列侯,追尊父呂公為呂宣王,兄周呂侯為悼武王。
〔一〕 師古曰:「泣謂淚也。」
〔二〕 師古曰:「解猶解說其意。」
〔三〕 師古曰:「脫,免也。」
〔四〕 師古曰:「說讀曰悅。」
〔五〕 師古曰:「共讀曰恭。」
〔六〕 師古曰:「台音土來反。」
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禍而崩,語在五行志。病困,以趙王祿為上將軍居北軍,梁王產為相國居南軍,戒產、祿曰:「高祖與大臣約,非劉氏王者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大臣不平。我即崩,恐其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為人所制。」太后崩,太尉周勃、丞相陳平、朱虛侯劉章等共誅產、祿,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而迎立代王,是為孝文皇帝。
孝惠張皇后。宣平侯敖尚帝姊魯元公主,有女。惠帝即位,呂太后欲為重親,以公主女配帝為皇后。欲其生子,萬方終無子,乃使陽為有身,取後宮美人子名之,〔一〕殺其母,立所名子為太子。
〔一〕 師古曰:「名為皇后子。」
惠帝崩,太子立為帝,四年,乃自知非皇后子,出言曰:「太后安能殺吾母而名我!我壯即為所為。」〔一〕太后聞而患之,恐其作亂,乃幽之永巷,言帝病甚,左右莫得見。太后下詔廢之,語在高后紀。遂幽死,更立恆山王弘為皇帝,而以呂祿女為皇后。欲連根固本牢甚,〔二〕然而無益也。呂太后崩,大臣正之,卒滅呂氏。少帝恆山、淮南、濟川王,皆以非孝惠子誅。獨置孝惠皇后,廢處北宮〔三〕,孝文後元年薨,葬安陵,不起墳。
〔一〕 師古曰:「為其所為,謂所生之母也。並音于偽反。」
〔二〕 師古曰:「牢,堅也。」
〔三〕 師古曰:「置,留也。北宮,在未央宮之北。」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父吳人,秦時與故魏王宗女魏媼通,生薄姬。而薄姬父死山陰,因葬焉。〔一〕及諸侯畔秦,魏豹立為王,而魏媼內其女於魏宮。許負相薄姬,當生天子。是時項羽方與漢王相距滎陽,天下未有所定。豹初與漢擊楚,及聞許負言,心喜,因背漢而中立,與楚連和。〔二〕漢使曹參等虜魏王豹,以其國為郡,而薄姬輸織室。豹已死,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詔內後宮,歲餘不得幸。
〔一〕 師古曰:「山陰,會稽之縣。」
〔二〕 師古曰:「自謂當得天下。」
始姬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毋相忘!」已而管夫人、趙子兒先幸漢王。漢王四年,坐河南成皋靈臺,此兩美人侍,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問其故,兩人俱以實告。漢王心悽然憐薄姬,是日召欲幸之。對曰:「昨暮夢龍據妾胸。」上曰:「是貴徵也,吾為汝成之。」遂幸,有身。歲中生文帝,年八歲立為代王。自有子後,希見。高祖崩,諸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以希見故,得出從子之代,為代太后。太后弟薄昭從如代。〔一〕
〔一〕 師古曰:「如,往也。」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彊暴,皆稱薄氏仁善,故迎立代王為皇帝,尊太后為皇太后,封弟昭為軹侯。〔一〕太后母亦前死,葬櫟陽北。乃追尊太后父為靈文侯,會稽郡致園邑三百家,長丞以下使奉守寢廟,上食祠如法。櫟陽亦置靈文夫人園,令如靈文侯園儀。太后蚤失父,其奉太后外家魏氏有力,〔二〕乃召復魏氏,〔三〕賞賜各以親疏受之。薄氏侯者一人。
〔一〕 師古曰:「軹音只。」
〔二〕 師古曰:「言太后為外家所養也。」
〔三〕 師古曰:「優復之也。復音方目反。」
太后後文帝二歲,孝景前二年崩,〔一〕葬南陵。〔二〕用呂后不合葬長陵,〔三〕故特自起陵,近文帝。
〔一〕 師古曰:「言文帝崩後二歲,太后乃崩。」
〔二〕 師古曰:「薄太后陵在霸陵之南,故稱南陵,即今所謂薄陵。」
〔三〕 師古曰:「以呂后是正嫡,故薄不得合葬也。」
孝文竇皇后,景帝母也,呂太后時以良家子選入宮。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一〕家在清河,願如趙,近家,〔二〕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乃」。〔三〕宦者忘之,誤置籍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四〕孝惠七年,生景帝。
〔一〕 師古曰:「與讀曰豫。」
〔二〕 師古曰:「如,往也。」
〔三〕 師古曰:「主遣宦者吏,謂宦者為吏而主發遣宮人者也。籍謂名簿也。伍猶列也。」
〔四〕 師古曰:「嫖音匹昭反。」
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為帝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一〕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男最長,立為太子。竇姬為皇后,女為館陶長公主。〔二〕明年,封少子武為代王,後徙梁,〔三〕是為梁孝王。
〔一〕 師古曰:「更,互也,音公衡反。」
〔二〕 師古曰:「年最長,故謂長公主。」
〔三〕 師古曰:「初封代王,後更為梁王。」
竇皇后親蚤卒,葬觀津。〔一〕於是薄太后乃詔有司追封竇后父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比靈文園法。
〔一〕 師古曰:「觀津,清河之縣也。觀音工喚反。」
竇后兄長君。弟廣國字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處。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厭殺臥者,〔一〕少君獨脫不死。〔二〕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少,識其縣名及姓,又嘗與其姊采桑,墮,〔四〕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皇后言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復問其所識,〔五〕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傳舍中,匄沐沐我,已,飯我,乃去。」〔六〕於是竇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賜之,家於長安。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七〕此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又復放呂氏大事也。」〔八〕於是乃選長者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富貴驕人。
〔一〕 師古曰:「厭音一甲反。」
〔二〕 師古曰:「脫,免也。」
〔三〕 師古曰:「從其主家也。之,往也。」
〔四〕 師古曰:「墮謂墮樹。」
〔五〕 師古曰:「識,記也,音式志反。」
〔六〕 師古曰:「乞沐具而為之沐,沐訖又飯食之也。飯音扶晚反。」
〔七〕 師古曰:「恐其後擅權,則將相大臣當被害。」
〔八〕 師古曰:「放音甫往反。」
竇皇后疾,失明。文帝幸邯鄲慎夫人、尹姬,皆無子。文帝崩,景帝立,皇后為皇太后,乃封廣國為章武侯。長君先死,封其子彭祖為南皮侯。吳楚反時,太后從昆弟子竇嬰俠,喜士,〔一〕為大將軍,破吳楚,封魏其侯。竇氏侯者凡三人。
〔一〕 師古曰:「喜音許吏反。」
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不得不讀老子尊其術。太后後景帝六歲,凡立五十一年,元光六年崩,〔一〕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嫖。〔二〕至武帝時,魏其侯竇嬰為丞相,後誅。
〔一〕 師古曰:「武紀建元六年,太皇太后崩。此傳云後景帝六歲是也。而以建元為元光,則是參錯。又當言凡立四十五年,而云五十一。再三乖謬,皆是此傳誤。」
〔二〕 師古曰:「東宮,太后所居。」
孝景薄皇后,孝文薄太后家女也。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后取以為太子妃。景帝立,立薄妃為皇后,無子無寵。立六年,薄太后崩,皇后廢。廢後四年薨,葬長安城東平望亭南。
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父王仲,槐里人也。母臧兒,故燕王臧荼孫也,為仲妻,生男信與兩女。而仲死,臧兒更嫁為長陵田氏婦,生男蚡、勝。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曰兩女當貴,欲倚兩女,〔一〕奪金氏。金氏怒,不肯與決,乃內太子宮。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夫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徵也。」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是時,薄皇后無子。後數歲,景帝立齊栗姬男為太子,而王夫人男為膠東王。
〔一〕 師古曰:「冀其貴而依倚之得尊寵也。倚音於綺反。」
長公主嫖有女,欲與太子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得貴幸,栗姬日怨怒,謝長主,不許。長主欲與王夫人,王夫人許之。會薄皇后廢,長公主日譖栗姬短。景帝嘗屬諸姬子,〔一〕曰:「吾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而未發也。
〔一〕 師古曰:「諸姬子,諸姬所生之子也。屬音之欲反。此下皆同。」
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帝亦自賢之。又耳曩者所夢日符〔一〕,計未有所定。王夫人又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二〕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號宜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當言邪!」〔三〕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四〕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
〔一〕 師古曰:「耳常聽聞而記之也。符猶瑞應。」
〔二〕 師古曰:「趣音曰促。」
〔三〕 師古曰:「乃,汝也。言此事非汝所當得言。」
〔四〕 師古曰:「卒,終也。」
初,皇后始入太子家,後女弟兒姁亦復入,〔一〕生四男。兒姁蚤卒,四子皆為王。〔二〕皇后長女為平陽公主,次南宮公主,次隆慮公主。〔三〕
〔一〕 師古曰:「姁音許于反。諸婦人之名字,音皆同。」
〔二〕 師古曰:「謂廣川惠王越,膠東康王寄,清河哀王乘,常山憲王舜。」
〔三〕 師古曰:「慮音廬。」
皇后立九年,景帝崩。武帝即位,為皇太后,尊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封田蚡為武安侯,勝為周陽侯。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蓋侯信好酒,田蚡、勝貪,巧於文辭。蚡至丞相,追尊王仲為共侯,〔一〕槐里起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及平原君薨,從田氏葬長陵,亦置園邑如共侯法。
〔一〕 師古曰:「共讀曰恭。」
初,皇太后微時所(謂)〔為〕金王孫生女俗,在民間,蓋諱之也。〔一〕武帝始立,韓嫣白之。〔二〕帝曰:「何為不蚤言?」乃車駕自往迎之。其家在長陵小市,直至其門,使左右入求之。家人驚恐,女逃匿。扶將出拜,帝下車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載至長樂宮,與俱謁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帝奉酒,前為壽。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以賜姊。太后謝曰:「為帝費。」因賜湯沐邑,號修成君。男女各一人,女嫁諸侯,男號修成子仲,以太后故,橫於京師。〔三〕太后凡立二十五年,後景帝十五歲,元朔三年崩,合葬陽陵。
〔一〕 師古曰:「言隨流俗而在閭巷,未顯貴。」
〔二〕 師古曰:「嫣音偃。」
〔三〕 師古曰:「橫音胡孟反。」
孝武陳皇后,長公主嫖女也。曾祖父陳嬰與項羽俱起,後歸漢,為堂邑侯。傳子至孫午,午尚長公主,生女。
初,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一〕上愈怒。后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二〕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一〕 師古曰:「幾音鉅依反。數音所角反。」
〔二〕 師古曰:「言失德義之序,而妄祝詛也。」
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須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餘年,主薨。須坐淫亂,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後數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孝武衛皇后字子夫,生微也。其家號曰衛氏,出平陽侯邑。子夫為平陽主謳者。〔一〕武帝即位,數年無子。平陽主求良家女十餘人,飾置家。帝祓霸上,〔二〕還過平陽主。主見所偫美人,〔三〕帝不說。既飲,謳者進,帝獨說子夫。〔四〕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五〕軒中,得幸。〔六〕還坐驩甚,賜平陽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送入宮。子夫上車,主拊其背曰:「行矣!〔七〕強飯勉之。〔八〕即貴,願無相忘!」入宮歲餘,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之,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召其兄衛長君、弟青侍中。而子夫生三女,元朔元年生男據,遂立為皇后。
〔一〕 師古曰:「齊歌曰謳,音一侯反。」
〔二〕 孟康曰:「祓,除也。於霸水上自祓除,今三月上巳祓禊也。」師古曰:「祓音廢。禊音系。」
〔三〕 師古曰:「偫,儲偫也。偫音丈紀反。」
〔四〕 師古曰:「說皆讀曰悅。」
〔五〕 如淳曰:「以帷帳障尊者也。」晉灼曰:「代侍五尚之衣。」師古曰:「二說皆非也。尚,主也。時於軒中侍帝,權主衣裳。」
〔六〕 師古曰:「軒謂軒車,即今車之施幰者。」
〔七〕 師古曰:「拊謂摩循之也。行矣,猶今言好去。」
〔八〕 師古曰:「強音其兩反。飯音扶晚反。」
先是衛長君死,乃以青為將軍,擊匈奴有功,封長平侯。青三子(皆)〔在〕襁褓中,皆為列侯。及皇后姊子霍去病亦以軍功為冠軍侯,至大司馬票騎將軍。青為大司馬大將軍。衛氏支屬侯者五人。青還,尚平陽主。
皇后立七年,而男立為太子。後色衰,趙之王夫人、中山李夫人有寵,皆蚤卒。後有尹婕妤、鉤弋夫人更幸。〔一〕衛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蠱事起,江充為姦,太子懼不能自明,遂與皇后共誅充,發兵,兵敗,太子亡走。詔遣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奉策收皇后璽綬,自殺。黃門蘇文、姚定漢輿置公車令空舍,盛以小棺,瘞之城南桐柏。〔二〕衛氏悉滅。宣帝立,及改葬衛后,追諡曰思后,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周衛奉守焉。〔三〕
〔一〕 師古曰:「更,互也,音工衡反。」
〔二〕 師古曰:「瘞,薶也。桐柏,亭名也。瘞音於例反。」
〔三〕 師古曰:「葬在杜門外大道東,以倡優雜伎千人樂其園,故號千人聚。其地在今長安城內金城坊西北隅是。」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一〕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二〕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於甘泉宮。及衛思后廢後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三〕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
〔一〕 師古曰:「倡,樂人,音昌。」
〔二〕 師古曰:「非不〈恡,去“忄”〉惜城與國也,但以佳人難得,愛悅之深,不覺傾覆。」
〔三〕 師古曰:「緣,因也。雅意,素舊之意。」
初,李夫人病篤,上自臨候之,夫人蒙被謝曰:「妾久寢病,形貌毀壞,不可以見帝。願以王及兄弟為託。」上曰:「夫人病甚,殆將不起,一見我屬託王及兄弟,豈不快哉?」夫人曰:「婦人貌不修飾,不見君父。妾不敢以燕惰見帝。」〔一〕上曰:「夫人弟一見我,〔二〕將加賜千金,而予兄弟尊官。」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見。」上復言欲必見之,夫人遂轉鄉歔欷而不復言。〔三〕於是上不說而起。〔四〕夫人姊妹讓之曰:〔五〕「貴人獨不可一見上屬託兄弟邪?何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託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於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六〕愛弛則恩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七〕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錄其兄弟哉!」及夫人卒,上以后禮葬焉。其後,上以夫人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封海西侯,延年為協律都尉。
〔一〕 師古曰:「媠與惰同。謂不嚴飾。」
〔二〕 師古曰:「弟,但也。」
〔三〕 師古曰:「鄉讀曰嚮,轉面而嚮裏也。歔音虛。欷音許既反。」
〔四〕 師古曰:「說讀曰悅。」
〔五〕 師古曰:「讓,責也。」
〔六〕 師古曰:「弛,解也,音式爾反。」
〔七〕 師古曰:「攣音力全反,又讀曰戀。」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一〕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二〕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三〕令樂府諸音家絃歌之。上又自為作賦,以傷悼夫人,其辭曰:
〔一〕 師古曰:「夫人之神於幄中坐,又出而徐步。」
〔二〕 師古曰:「言所見之狀定是夫人以否。」
〔三〕 師古曰:「姍姍,行貌,音先安反。」
美連娟以脩嫮兮,〔一〕命樔絕而不長,〔二〕飾新宮以延貯兮,泯不歸乎故鄉。〔三〕慘鬱鬱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釋輿馬於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陽。〔四〕秋氣(潛)〔憯〕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五〕神煢煢以遙思兮,精浮游而出畺。託沈陰以壙久兮,惜蕃華之未央,〔六〕念窮極之不還兮,惟幼眇之相羊。〔七〕函荾荴以俟風兮,芳雜襲以彌章,〔八〕的容與以猗靡兮,縹飄姚虖愈莊。〔九〕燕淫衍而撫楹兮,連流視而娥揚,〔一0〕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一一〕驩接狎以離別兮,宵寤夢之芒芒〔一二〕,忽遷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飛揚。何靈魂之紛紛兮,哀裴回以躊躇,〔一三〕勢路日以遠兮,遂荒忽而辭去。〔一四〕超兮西征,屑兮不見。〔一五〕寢淫敞{艹兄},寂兮無音,〔一六〕思若流波,怛兮在心。〔一七〕
〔一〕 師古曰:「嫮,美也。連娟,纖弱也。嫮音互。娟音一全反。」
〔二〕 師古曰:「樔,截也,音子小反。」
〔三〕 師古曰:「新宮,待神之處。貯與佇同。佇,待也。泯然,滅絕意。」
〔四〕 孟康曰:「山椒,山陵也,置輿馬於山陵也。」師古曰:「自慘鬱鬱以下,皆言夫人身處墳墓而隱翳也。修,長也。陽,明也。」
〔五〕 師古曰:「淒淚,寒涼之意也。桂枝芳香,亦喻夫人也。憯音千感反。淚音戾。」
〔六〕 師古曰:「沈陰,言在地下也。壙與曠同。未央猶未半也。言年歲未半,而早落蕃華,故痛惜之。蕃音扶元反。」
〔七〕 師古曰:「惟,思也。幼眇猶窈窕也。相羊,翱翔也。幼音一小反。相音襄。」
〔八〕 李奇曰:「荴音敷。」孟康曰:「荾音綏,華中齊也。夫人之色如春華含荾敷散,以待風也。」師古曰:「雜襲,重積也。」
〔九〕 孟康曰:「言夫人之顏色的然盛美,雖在風中縹姚,愈益端嚴也。」師古曰:「縹音匹妙反。」
〔一0〕師古曰:「追述平生歡宴之時也。娥揚,揚其娥眉。」
〔一一〕晉灼曰:「包,藏也。謂夫人藏其顏色,不肯見帝屬其家室也。」師古曰:「此說非也。 心逐者,帝自言中心追逐夫人不能已也。包紅顏者,言在墳墓之中不可見也。」
〔一二〕師古曰:「言絕接狎之驩,而遂離別也。宵,夜也。芒芒,無知之貌也。芒音莫郎反。」
〔一三〕師古曰:「躊躇,住足也。躊音疇。躇合韻音丈預反。」
〔一四〕師古曰:「荒音呼廣反。」
〔一五〕師古曰:「屑然,疾意也。以日為喻,故言西征。」
〔一六〕師古曰:「{艹兄},古怳字。」
〔一七〕師古曰:「流波,言恩寵不絕也。怛,悼也,音丁曷反。」
亂曰:〔一〕佳俠函光,隕朱榮兮,〔二〕嫉妒闟(葺)〔茸〕,將安程兮!〔三〕方時隆盛,年夭傷兮,〔四〕弟子增欷,洿沬悵兮。〔五〕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六〕嚮不虛應,亦云己兮。〔七〕嫶妍太息,嘆稚子兮,〔八〕懰慄不言,倚所恃兮。〔九〕仁者不誓,豈約親兮?〔一0〕既往不來,申以信兮。〔一一〕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宮,不復故庭兮。〔一二〕嗚呼哀哉,想魂靈兮!
〔一〕 師古曰:「亂,理也,總理賦中之意。」
〔二〕 孟康曰:「佳俠猶佳麗。」
〔三〕 師古曰:「言嫉妒闟茸之徒不足與夫人為程品也。闟茸,眾賤之稱也。闟音吐獵反。茸音人勇反。」
〔四〕 師古曰:「傷合韻音式向反。」
〔五〕 應劭曰:「弟,夫人弟兄也。子,昌邑王也。」孟康曰:「洿沬,涕洟也。」晉灼曰:「沬音水沬面之沬。言涕淚洿集覆面下也。」師古曰:「沬,晉說是也。悵,惆悵也。洿音烏。洿,下也。沬音呼內反,字從午未之未也。」
〔六〕 師古曰:「朝鮮之間謂小兒泣不止名為喧,音許遠反。」
〔七〕 師古曰:「嚮讀曰響。響之隨聲,必當有應,而今涕泣(從)〔徒〕自已耳,夫人不知之,是虛其應。」
〔八〕 孟康曰:「夫人蒙被,歔欷不見,帝哀其子小而孤也。」晉灼曰:「三輔謂憂愁面省瘦曰嫶冥。嫶冥猶嫶妍也。」師古曰:「嫶音在消反。」
〔九〕 孟康曰:「恃平日之恩,知上必感念之也。」師古曰:「懰慄,哀愴之意也。懰音劉。慄音栗。」
〔一0〕如淳曰:「仁者之行惠尚一不以為恩施,豈有親親而反當以言約乎?」
〔一一〕師古曰:「死者一往不返,情念酷痛,重以此心為信,不有忽忘也。信合韻音新。」
〔一二〕師古曰:「故庭謂平生所居室之庭也。復音扶目反。」
其後李延年弟季坐姦亂後宮,廣利降匈奴,家族滅矣。
孝武鉤弋趙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間。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兩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時伸。由是得幸,號曰拳夫人。先是其父坐法宮刑,為中黃門,死長安,葬雍門。〔一〕
〔一〕 師古曰:「雍門在長安西北孝里西南,去長安三十里。廣記云趙父冢在門西也。」
拳夫人進為婕妤,居鉤弋宮,〔一〕大有寵,(元)〔太〕始三年生昭帝,號鉤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門曰堯母門。後衛太子敗,而燕王旦、廣陵王胥多過失,寵姬王夫人男齊懷王、李夫人男昌邑哀王皆蚤薨,鉤弋子年五六歲,壯大多知,〔二〕上常言「類我」,又感其生與眾異,甚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顓恣亂國家,猶與久之。〔三〕
〔一〕 師古曰:「黃圖鉤弋宮在城外,漢武故事曰在直門南也。」
〔二〕 師古曰:「壯大者,言其形體偉大。」
〔三〕 師古曰:「與讀曰豫。」
鉤弋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一〕因葬雲陽。〔二〕後上疾病,乃立鉤弋子為皇太子。拜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少主。明日,帝崩。昭帝即位,追尊鉤弋婕妤為皇太后,發卒二萬人起雲陵,邑三千戶。追尊外祖趙父為順成侯,詔右扶風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順成侯有姊君姁,賜錢二百萬,奴婢第宅以充實焉。諸昆弟各以親疏受賞賜。趙氏無在位者,唯趙父追封。
〔一〕 師古曰:「譴,責也,音口羨反。」
〔二〕 師古曰:「在甘泉宮南,今土俗人嘑為女陵。」
孝昭上官皇后。祖父桀,隴西上邽人也。少時為羽林期門郎,從武帝上甘泉,天大風,車不得行,解蓋授桀。桀奉蓋,雖風常屬車;〔一〕雨下,蓋輒御。上奇其材力,遷未央廄令。上嘗體不安,及愈,見馬,〔二〕馬多瘦,上大怒:「令以我不復見馬邪!」欲下吏,桀頓首曰:「臣聞聖體不安,日夜憂懼,意誠不在馬。」〔三〕言未卒,泣數行下。上以為忠,由是親近,為侍中,稍遷至太僕。武帝疾病,以霍光為大將軍,太僕桀為左將軍,皆受遺詔輔少主。以前捕斬反者莽通功,封桀為安陽侯。
〔一〕 師古曰:「屬,連也,音之欲反。」
〔二〕 師古曰:「見謂呈見之,音胡電反。」
〔三〕 師古曰:「誠,實也。」
初,桀子安取霍光女,結婚相親,光每休沐出,桀常代光入決事。昭帝始立,年八歲,帝長姊鄂邑蓋長公主居禁中,共養帝。〔一〕蓋主私近子客河間丁外人。〔二〕上與大將軍聞之,不絕主驩,有詔外人侍長主。長主內周陽氏女,令配耦帝。時上官安有女,即霍光外孫,安因光欲內之。光以為尚幼,不聽。安素與丁外人善,說外人曰:「聞長主內女,安子容貌端正,誠因長主時得入為后,〔三〕以臣父子在朝而有椒房之重,〔四〕成之在於足下,漢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足下何憂不封侯乎?」外人喜,言於長主。長主以為然,詔召安女入為婕妤,安為騎都尉。月餘,遂立為皇后,年甫六歲。〔五〕
〔一〕 師古曰:「共音居用反。養音弋亮反。」
〔二〕 師古曰:「子客,子之賓客也。外人,其名也。」
〔三〕 師古曰:「以時得入。」
〔四〕 師古曰:「椒房,殿名,在未央宮,皇后所居。」
〔五〕 師古曰:「甫,始也。」
安以后父封桑樂侯,食邑千五百戶,遷車騎將軍,日以驕淫。受賜殿中,出對賓客言:「與我婿飲,大樂!」見其服飾,使人歸,欲自燒物。安醉則裸行內,與後母及父諸良人、侍御皆亂。〔一〕子病死,仰而罵天。數守大將軍光,為丁外人求侯,〔二〕及桀欲妄官祿外人,〔三〕光執正,皆不聽。又桀妻父所幸充國為太醫監,闌入殿中,下獄當死。冬月且盡,蓋主為充國入馬二十匹贖罪,乃得減死論。於是桀、安父子深怨光而重德蓋主。知燕王旦帝兄,不得立,亦怨望,桀、安即記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為丁外人求侯。燕王大喜,上書稱:「子路喪姊,期而不除,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四〕故曰:『觀過知仁』。〔五〕今臣與陛下獨有長公主為姊,陛下幸使丁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號。」書奏,上以問光,光執不許。及告光罪過,上又疑之,愈親光而疏桀、安。桀、安寖恚,〔六〕遂結黨與謀殺光,誘徵燕王至而誅之,因廢帝而立桀。或曰:「當如皇后何?」安曰:「逐麋之狗,當顧菟邪〔七〕!且用皇后為尊,一旦人主意有所移,雖欲為家人亦不可得,〔八〕此百世之一時也。」事發覺,燕王、蓋主皆自殺。語在霍光傳。桀、安宗族既滅,皇后以年少不與謀,〔九〕亦光外孫,故得不廢。皇后母前死,葬茂陵郭東,追尊曰敬夫人,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皇后自使私奴婢守桀、安冢。〔一0〕
〔一〕 師古曰:「良人謂妾也。侍御則兼婢矣。」
〔二〕 師古曰:「守,求請之。」
〔三〕 師古曰:「不由材德,故云妄。」
〔四〕 師古曰:「事見禮記。由,子路之名。」
〔五〕 師古曰:「論語云孔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引此言者,謂子路厚於骨肉,雖違禮制,是其仁愛。」
〔六〕 師古曰:「寖,漸也。」
〔七〕 師古曰:「言所求者大,不顧小也。」
〔八〕 師古曰:「家人,言凡庶匹夫。」
〔九〕 師古曰:「與讀曰豫。」
〔一0〕 師古曰:「廟記云上官桀、安冢並在霍光冢東,東去夏侯勝冢二十步。」
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一〕後宮莫有進者。
〔一〕 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不得交通也。」師古曰:「使令,所使之人也。絝,古袴字也。窮絝即今之緄襠袴也。令音力征反。緄音下昆反。」
皇后立十歲而昭帝崩,后年十四五云。昌邑王賀徵即位,尊皇后為皇太后。光與太后共廢王賀,立孝宣帝。宣帝即位,為太皇太后。凡立四十七年,年五十二,建昭二年崩,合葬平陵。
衛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稱皇孫。史良娣家本魯國,有母貞君,兄恭。以元鼎四年入為良娣,生男進,號史皇孫。〔一〕
〔一〕 師古曰:「進者,皇孫之名。」
武帝末,巫蠱事起,衛太子及良娣、史皇孫皆遭害。史皇孫有一男,號皇曾孫,時生數月,猶坐太子繫獄,積五歲乃遭赦。治獄使者邴吉憐皇曾孫無所歸,載以(附)〔付〕史恭。恭母貞君年老,見孫孤,甚哀之,自養視焉。
後曾孫收養於掖庭,遂登至尊位,是為宣帝。而貞君及恭已死,恭三子皆以舊恩封。長子高為樂陵侯,曾為將陵侯,玄為平臺侯,及高子丹以功德封武陽侯,侯者凡四人。高至大司馬車騎將軍,丹左將軍,自有傳。
史皇孫王夫人,宣帝母也,名翁須,太始中得幸於史皇孫。皇孫妻妾無號位,皆稱家人子。征和二年,生宣帝。帝生數月,衛太子、皇孫敗,家人子皆坐誅,莫有收葬者,唯宣帝得全。即尊位後,追尊母王夫人諡曰悼后,祖母史良娣曰戾后,皆改葬,起園邑,長丞奉守。語在戾太子傳。地節三年,求得外祖母王媼,媼男無故,無故弟武皆隨使者詣闕。時乘黃牛車,故百姓謂之黃牛嫗。
初,上即位,數遣使者求外家,久遠,多似類而非是。既得王媼,令太中大夫任宣與丞相御史屬雜考問鄉里識知者,皆曰王嫗。嫗言名妄人,家本涿郡蠡吾平鄉。〔一〕年十四嫁為同鄉王更得妻。更得死,嫁為廣望王迺始婦,〔二〕產子男無故、武,女翁須。翁須年八九歲時,寄居廣望節侯子劉仲卿宅,仲卿謂迺始曰:「予我翁須,自養長之。」媼為翁須作縑單衣,〔三〕送仲卿家。仲卿教翁須歌舞,往來歸取冬夏衣。居四五歲,翁須來言「邯鄲賈長兒求歌舞者,仲卿欲以我與之。」媼即與翁須逃走,之平鄉。〔四〕仲卿載迺始共求媼,媼惶急,將翁須歸,曰:「兒居君家,非受一錢也,〔五〕奈何欲予它人?」仲卿詐曰:「不也。」後數日,翁須乘長兒車馬過門,呼曰:「我果見行,〔六〕當之柳宿。」〔七〕媼與迺始之柳宿,見翁須相對涕泣,謂曰:「我欲為汝自言。」〔八〕翁須曰:「母置之,〔九〕何家不可以居?〔一0〕自言無益也。」媼與迺始還求錢用,隨逐至中山盧奴,見翁須與歌舞等比五人同處,〔一一〕媼與翁須共宿。明日,迺始留視翁須,媼還求錢,欲隨至邯鄲。媼歸,糶買未具,迺始來歸曰:「翁須已去,我無錢用隨也。」因絕至今,不聞其問。賈長兒妻貞及從者師遂辭:〔一二〕「往二十歲,太子舍人侯明從長安來求歌舞者,請翁須等五人。長兒使遂送至長安,皆入太子家。」及廣望三老更始、劉仲卿妻其等四十五人辭,皆驗。〔一三〕宣奏王媼悼后母明白,上皆召見,賜無故、武爵關內侯,旬月間,賞賜以鉅萬計。頃之,制詔御史賜外祖母號為博平君,以博平、蠡吾兩縣戶萬一千為湯沐邑。封舅無故為平昌侯,武為樂昌侯,食邑各六千戶。
〔一〕 師古曰:「蠡音禮。」
〔二〕 師古曰:「廣望亦涿郡之縣。」
〔三〕 師古曰:「縑即今之絹也。音兼。」
〔四〕 師古曰:「之,往也。」
〔五〕 師古曰:「言未嘗得其聘幣。」
〔六〕 師古曰:「呼音火故反。」
〔七〕 蘇林曰:「聚邑名也,在中山盧奴東北三十里。」
〔八〕 師古曰:「言自訟理,不肯行。」
〔九〕 師古曰:「置之猶言(在)〔任〕聽之,不須自言。」
〔一0〕師古曰:「言所去處,皆可安居。」
〔一一〕師古曰:「比音必寐反。」
〔一二〕師古曰:「辭,對辭。」
〔一三〕師古曰:「其者,仲卿妻之名。」
初,迺始以本始四年病死,後三歲,家乃富貴,追賜諡曰思成侯。詔涿郡治冢室,置園邑四百家,長丞奉守如法。歲餘,博平君薨,諡曰思成夫人。詔徙思成侯合葬奉明顧成廟南,置園邑長丞,〔一〕罷涿郡思成園。王氏侯者二人,無故子接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而武子商至丞相,自有傳。
〔一〕 師古曰:「本號廣明,故戾太子傳云皇孫及王夫人皆葬廣明,其後以置園邑奉守,改曰奉明。」
孝宣許皇后,元帝母也。父廣漢,昌邑人,少時為昌邑王郎。從武帝上甘泉,誤取它郎鞍以被其馬,發覺,吏劾從行而盜,當死,有詔募下蠶室。〔一〕後為宦者丞。上官桀謀反時,廣漢部索,〔二〕其殿中廬有索長數尺可以縛人者數千杖,滿一篋緘封,〔三〕廣漢索不得,它吏往得之。〔四〕廣漢坐論為鬼薪,輸掖庭,後為暴室嗇夫。時宣帝養於掖庭,號皇曾孫,與廣漢同寺居。〔五〕時掖庭令張賀,本衛太子家吏,及太子敗,賀坐下刑,以舊恩養視皇曾孫甚厚。及曾孫壯大,賀欲以女孫妻之。是時,昭帝始冠,長八尺二寸。賀弟安世為右將軍,與霍將軍同心輔政,聞賀稱譽皇曾孫,欲妻以女,安世怒曰:「曾孫乃衛太子後也,幸得以庶人衣食縣官,足矣,勿復言予女事。」於是賀止。時許廣漢有女平君,年十四五,當為內者令歐侯氏子婦。〔六〕臨當入,歐侯氏子死。其母將行卜相,〔七〕言當大貴,母獨喜。賀聞許嗇夫有女,乃置酒請之,〔八〕酒酣,為言「曾孫體近,下人,乃關內侯,〔九〕可妻也。」廣漢許諾。明日嫗聞之,怒。〔一0〕廣漢重令為介,〔一一〕遂與曾孫,一歲生元帝。數月,曾孫立為帝,平君為婕妤。是時,霍將軍有小女,與皇太后有親。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一二〕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婕妤為皇后。既立,霍光以后父廣漢刑人不宜君國,歲餘乃封為昌成君。
〔一〕 孟康曰:「死罪囚欲就宮者聽之。」
〔二〕 師古曰:「部分搜索罪人也。索音山客反。」
〔三〕 師古曰:「殿中廬,桀所止宿廬舍在宮中者也。緘,束篋也,音工咸反。」
〔四〕 師古曰:「須得此繩索者,用為桀之反具。」
〔五〕 師古曰:「寺者,掖庭之官舍。」
〔六〕 師古曰:「歐侯,姓也。歐音烏溝反。」
〔七〕 師古曰:「將領自隨而行卜。」
〔八〕 師古曰:「請,召也。召嗇夫飲酒也。」
〔九〕 師古曰:「言曾孫之身於帝為近親,縱其人材下劣,尚作關內侯。書本或無人字。」
〔一0〕師古曰:「廣漢之妻不欲與曾孫。」
〔一一〕師古曰:「更令人作媒而結婚姻。重音直用反。」
〔一二〕服虔曰:「儀音螘。」晉灼曰:「儀,向也。」師古曰:「晉說是也,謂附向之。」
霍光夫人顯欲貴其小女,道無從。〔一〕明年,許皇后當娠,病。女醫淳于衍者,霍氏所愛,嘗入宮侍皇后疾。衍夫賞為掖庭戶衛,謂衍「可過辭霍夫人行,〔二〕為我求安池監。」衍如言報顯。顯因生心,辟左右,〔三〕字謂衍:「少夫幸報我以事,〔四〕我亦欲報少夫,可乎?」〔五〕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六〕顯曰:「將軍素愛小女成君,欲奇貴之,願以累少夫。」〔七〕衍曰:「何謂邪?」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八〕今皇后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九〕成君即得為皇后矣。如蒙力事成,富貴與少夫共之。」衍曰:「藥雜治,當先嘗,安可?」〔一0〕顯曰:「在少夫為之耳。將軍領天下,誰敢言者?緩急相護,但恐少夫無意耳!」衍良久曰:「願盡力。」即擣附子,齎入長定宮。皇后免身後,衍取附子并合大醫大丸以飲皇后。〔一一〕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一二〕對曰:「無有。」遂加煩懣,崩。〔一三〕衍出,過見顯,相勞問,〔一四〕亦未敢重謝衍。〔一五〕後人有上書告諸醫侍疾無狀者,皆收繫詔獄,劾不道。顯恐(事)急,即以狀具語光,因曰:「既失計為之,無令吏急衍!」光驚鄂,默然不應。其後奏上,署衍勿論。〔一六〕
〔一〕 師古曰:「從,因也,由也。無由得內其女。」
〔二〕 師古曰:「過辭夫人,乃行入宮也。」
〔三〕 師古曰:「辟音闢,謂屏去之。」
〔四〕 如淳曰:「稱衍字曰少夫,親之也。」晉灼曰:「報我以事,謂求池監也。」
〔五〕 晉灼曰:「報少夫謀弒許后事。」
〔六〕 師古曰:「無事而不可。」
〔七〕 師古曰:「累,託也,音力瑞反。」
〔八〕 師古曰:「免乳謂產子也。大故,大事也。乳音人喻反。」
〔九〕 師古曰:「去謂除去皇后也,音丘呂反。」
〔一0〕師古曰:「與眾醫共雜治之,人有先嘗者,何可行毒?」
〔一一〕晉灼曰:「大丸,今澤蘭丸之屬。」
〔一二〕師古曰:「岑岑,痺悶之意。」
〔一三〕師古曰:「懣音滿,又音悶。」
〔一四〕師古曰:「勞音來到反。」
〔一五〕師古曰:「恐人知覺之。」
〔一六〕李奇曰:「光題其奏也。」師古曰:「言之於帝,故解釋耳,光不自署也。」
許后立三年而崩,諡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一〕後五年,立皇太子,乃封太子外祖父昌成君廣漢為平恩侯,位特進。後四年,復封廣漢兩弟,舜為博望侯,延壽為樂成侯。許氏侯者凡三人。廣漢薨,諡曰戴侯,無子,絕。葬南園旁,置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法。宣帝以延壽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輔政。元帝即位,復封延壽中子嘉為平恩侯,奉戴侯後,亦為大司馬車騎將軍。
〔一〕 師古曰:「即今之所謂小陵者,去杜陵十八里。」
孝宣霍皇后,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光女也。母顯,既使淳于衍陰殺許后,顯因為成君衣補,〔一〕治入宮具,勸光內之,果立為皇后。
〔一〕 師古曰:「謂縫作嫁時衣被也。為音于偽反。」
初許后起微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五日一朝皇太后於長樂宮,親奉案上食,以婦道共養。及霍后立,亦修許后故事。而皇太后親霍后之姊子,故常竦體,敬而禮之。皇后轝駕侍從甚盛,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后時縣絕矣。上亦寵之,顓房燕。〔一〕立三歲而光薨。後一歲,上立許后男為太子,昌成君者為平恩侯。顯怒恚不食,歐血,曰:「此乃民間時子,安得立?即后有子,反為王邪!」復教皇后令毒太子。皇后數召太子賜食,保阿輒先嘗之,后挾毒不得行。後殺許后事頗泄,顯遂與諸婿昆弟謀反,發覺,皆誅滅。使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成侯夫人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烏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霍后立五年,廢處昭臺宮。〔二〕後十二歲,徙雲林館,乃自殺,葬昆吾亭東。〔三〕
〔一〕 師古曰:「顓與專同。」
〔二〕 師古曰:「在上林中。」
〔三〕 師古曰:「昆吾,地名,在藍田。」
初,霍光及兄驃騎將軍去病皆自以功伐封侯居位,宣帝以光故,封去病孫山、山弟雲皆為列侯,侯者前後四人。
孝宣王皇后。其先高祖時有功賜爵關內侯,自沛徙長陵,傳爵至后父奉光。奉光少時好鬥雞,宣帝在民間數與奉光會,相識。奉光有女年十餘歲,每當適人,所當適輒死,故久不行。及宣帝即位,召入後宮,稍進為婕妤。是時,館陶(主)〔王〕母華婕妤〔一〕及淮陽憲王母張婕妤、楚孝王母衛婕妤皆愛幸。
〔一〕 師古曰:「華音戶花反。」
霍皇后廢後,上憐許太子蚤失母,〔一〕幾為霍氏所害,〔二〕於是乃選後宮素謹慎而無子者,遂立王婕妤為皇后,令母養太子。自為后後,希見無寵。封父奉光為邛成侯。立十六年,宣帝崩,元帝即位,為皇太后。封太后兄舜為安平侯。後二年,奉光薨,諡曰共侯,葬長門南,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元帝崩,成帝即位,為太皇太后。復爵太皇太后弟駿為關內侯,食邑千戶。王氏列侯二人,關內侯一人。舜子章,章從弟咸,皆至左右將軍。時成帝母亦姓王氏,故世號太皇太后為邛成太后。
〔一〕 師古曰:「許后所生,故曰許太子。」
〔二〕 師古曰:「幾音巨依反。」
邛成太后凡立四十九年,年七十餘,永始元年崩,合葬杜陵,稱東園。〔一〕奉光孫勳坐法免。元始中,成帝太后下詔曰:「孝宣王皇后,朕之姑,深念奉質共脩之義,恩結于心。〔二〕惟邛成共侯國廢祀絕,朕甚閔焉。其封共侯曾孫堅固為邛成侯。」至王莽乃絕。
〔一〕 師古曰:「雖同塋兆而別為墳,王后陵次宣帝陵東,故曰東園也。」
〔二〕 師古曰:「質讀曰贄。」
校勘記
三九三三頁 四行 殷之興也以有娀(又)〔及〕有{新女}, 景祐、殿、局本都作「及」。王先謙說作「及」是。
三九三九頁 四行 燕(靈)王建〔子〕。 景祐本無「靈」字,有「子」字。周壽昌說何焯校本同,何校是。
三九四七頁一四行 皇太后微時所(謂)〔為〕金王孫生女俗,在民間,蓋諱之也。 景祐、殿本都作「為」。錢大昕說「俗」是金氏女之名。王先謙說錢說是,顏注誤。
三九五0頁 七行 青三子(皆)〔在〕襁褓中,皆為列侯。 景祐、殿、局本都作「在」,此誤。
三九五三頁 五行 秋氣(潛)〔憯〕以淒淚兮, 景祐、殿、局本都作「憯」。王先謙說作「憯」是。
三九五四頁一七行 嫉妒闟(葺)〔茸〕, 景祐、殿、局本都作「茸」。
三九五五頁一二行 而今涕泣(從)〔徒〕自已耳, 殿本作「徒」。王先謙說作「徒」是。
三九五六頁 八行 (元)〔太〕始三年生昭帝, 景祐本作「太」。王念孫、朱一新都說作「太」是。
三九六一頁 五行 載以(附)〔付〕史恭。 景祐、殿本都作「付」。王先謙說作「付」是。
三九六三頁一一行 置之猶言(在)〔任〕聽之。 景祐、殿、局本都作「任」,此誤。
三九六六頁一一行 顯恐(事)急, 景祐本無「事」字。王念孫說「事」字衍。
三九六九頁 九行 館陶(主)〔王〕母華婕妤, 景祐、殿本都作「王」。